盛世文豪_第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6节 (第3/3页)

官职,交了些罚款,就被释放了。

    ??这种事挺常见,洪敏之只是跟依附自己的人说了一声,就没再管。

    ??只是一个族侄,一个小县官,还不值得自己事事操心。

    ??所以当知道洪县官的罪名已经传遍京城,其被害百姓也已经进京,知道洪县官只交了点银钱就被释放之后,京城舆论沸沸扬扬,甚至编造歌谣骂他的时候,已经迟了。

    ??当有人敲响宫门外鸣冤大鼓后,一头撞死到大鼓上时,洪敏之冷汗直冒。

    ??谁在害我?!

    ??第九章

    ??晖朝在沿袭前朝官制的基础上稍微改变。六部之上取消三省,设内阁,有文辅大臣三名,军辅大臣三名。文辅大臣必从翰林院出,军辅大臣必从宗室出一名。

    ??辅政大臣中,在文辅军辅中各有一名为首辅,其余称次辅。

    ??文辅首辅为皇帝任命,军辅首辅直接由宗室担任。

    ??在皇帝勤政之时,内阁只是皇帝的智囊团;皇帝懈怠之时,天下权力基本尽由内阁掌握。

    ??洪敏之是谁?洪敏之即当今文辅两朝首辅,三朝元老。

    ??朝中纷争四起,政敌纷纷以洪县令之事向洪敏之发难。弹劾的折子堆满了皇帝的桌案。

    ??最终这件事以洪县官被抄家,流放三千里,涉及此案四品以下官员有贬有谪,洪敏之自陈疏于管理族人,向皇帝请罪,被罚了俸禄结束。

    ??一场风波看似浩浩荡荡,结束之时似乎雷声大雨点小。只是当中情况,只有当中之人才有所了解。

    ??后续发展,和余柏林就毫无关系了。

    ??整件事所有人都以为是朝中高官之间、甚至皇帝也有参与其中的博弈,洪县令之事只是借口,其余被波及之人不过池鱼。

    ??虽然的确如此,但真正的导火索余柏林就被掩藏起来。其父被正名,也只是被人感叹一句捡了便宜。

    ??余家本家之人,和其他与洪县令勾结的当地大家族一起,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,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余家痕迹。余柏林早已经被分家,还是受害者,自然没他什么事。

    ??据说新任县令为了表示自己和洪县令完全不同,不然重修了烈士祠,还惠及了烈士的家人。

    ??听闻余柏林考得秀才,并且还是案首之后,新任县令觉得此子前途无量,为了示好,将余柏林母亲的名字列入贞洁牌坊上。

    ??余柏林听过之后,一声长叹。

    ??他祖父嗜酒好色,祖母年轻时就抑郁而亡,祖父在余父回归族中不久就亡故。余父倒有一庶弟在此次案子中流放,没上路几天听闻就病故了。余母过世之后,余柏林就央人把余父的坟移到了京城,合葬在一起。再加上余柏林早已和余家分宗分家,按照律例上来说,早和余家已无瓜葛。

    ??长辈恩怨,到此彻底终结。

    ??解决心底一大包袱,余柏林之后只需向前看。当前他手头大事,乃是入学。

    ??生员簪花游街之后,来到府学旁,提学朗声“新科生员到!”后,学宫朱门一扇一扇,由外及内,依次打开。

    ??朱门之内,小桥曲水之后,儒学大殿高立台阶之上,在碧空白日背景下,仿佛金光闪烁。道路两旁,七十二贤人雕像栩栩如生,仿佛对着新入生员微笑致意。

    ??余柏林等人垂首拱手行礼,在先贤的目光中,缓缓而行。

    ??此时,余柏林才有了作为古代读书人的真实感。

    ??在现代,即使再尊崇国学,再复古仪式,但比起古代来说,时代不同,社会背景不同,所谓复古,不过是个念想、一种传承。

    ??而现在,是信仰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